欢迎光临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学生工作处
您的位置: 首页 >心理健康教育>详细内容

心理健康教育

万师润万心:环院心晴半月谈直播间第45期圆满落幕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4-14 10:08:49 浏览次数: 【字体:

为了加强同学们对心理知识的了解,找寻大学生另类的生存智慧之路,帮助大家坚强成长,学工处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2025年4月11日在线上展开了“大学生的另类生存智慧”为主题的第45期环院心晴半月谈直播。本次直播的特邀嘉宾是南昌航天航空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副主任、江西省教育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专家库成员、江西省高校心理研究会常务理事赵军老师,主持人是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负责人于俊红老师,学生嘉宾是工业与设计学院的朋辈心理互助员刘瑞雪同学,直播在热情愉悦的气氛下开展线近1000余人次,次观看直播点赞量达4.5万。

直播伊始,于老师和大家热情互动,询问:“为什么许多大学生明明已经感到痛苦,却依然选择独自硬撑,甚至认为这才是坚强?”赵老师分享到:许多大学生在感到痛苦时依然独自坚强,主要原因包括社会支持不足、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、以及成长经历和家庭背景等多方面因素,坚强还表现为一种足够重要的自我意识。于老师接着抛出一系列问题“当你必须坚强的时候你会如何应对”、“自我强加的坚强可能隐藏哪些风险?”、“如何区分真正的心理韧性和自我消耗?”、“大学生在哪些事上最容易硬撑”,刘同学结合自身经历坦言:大学生在面对繁重的学业任务时,往往会选择硬撑,社交时,又由于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的原因,也常常选择硬撑。赵老师结合专业知识简述:强加坚强可能导致情绪压抑,心理失衡,慢性焦虑或抑郁,人际关系疏离,破坏信任关系,慢性压力累积,过度消耗心理资源,忽略身体信号。于老师总结到:适当坚强会帮助我们解决很多困难,但过度死撑反而会伤害我们自己,我们可以学会接纳脆弱,练习适度示弱,重新定义坚强,寻求专业支持。

然后对于“心理矛盾背后是什么因素驱动”、“面临心理矛盾,我们又该如何处理”,赵老师提出:心理矛盾背后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压力过大、个体期望过高、任务难度与恐惧心理、完美主义倾向、缺乏明确目标与规划以及即时满足与自我调节失控‌‌,而当我们面对心理矛盾时,了解和接纳自身感受,调整思维方式和态度,重建积极的认知方式,学习合适的情绪调节方法,如深呼吸、放松训练,寻求适当的情感表达和支持,接受不可改变的情况,学会适应和调整自己,寻求心理医生的帮助。最后对于“在生活中,大学生应该如何做到健康的坚持,拒绝有害的硬撑”,于老师分享到:培养良好的的适应能力,及时解决情感问题,大学生养成健康生活方式的核心在于建立规律作息、均衡营养、科学运动、心理调适四大支柱,并规避不良生活习惯。

至此,本场以“大学生的另类生存智慧”为主题的第45期环院心晴半月谈直播圆满结束。

5814a8d5801d4b34a44932c8f8491a58.jpg

撰稿人:陈妍

审核:李樱楠

2025年4月21日

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心理健康教育中心


终审:学生工作处
分享到:
【打印正文】